洛杉矶华人资讯网12月1日报道,(记者Cindy)为了更好的帮助投资者识别欺诈或不符合资格的公司,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,SEC,证监会)不定期在网上公布和更新这类公司的名单及信息。 名单被称为“PAUSE”(暂停),将违规公司分为三类:虚假的监管机构、假冒公司和未注册公司。1日,证监会再次更新了这份名单,新增了虚假监管机构1个,假冒公司8个,未注册公司82个。更新后的名单,总计有1338家违规公司。 根据联邦证券法,凡吸引投资的公司必须在证监会注册,并且依据证监会的要求,公开相应的公司财务信息和基本信息。证监会指出,有的公司谎称是政府机构或政府的附属机构,事实上与政府毫无关系,这类机构往往迷惑性较大,证监会提醒投资人擦亮眼睛。 如下图所示,有的虚假公司将自己命名为“地方冲裁法院”、“美国并购监管委员会”、“美国证券登记局等”,因为在名字中使用了联邦(Federal)、U.S.,以及局(Bureau)、部门(Agency)等词,更容易使投资人轻信,从而上当受骗。
图:证监会网站截图。 投资人可以点击名单中的公司,将出现更详细的信息,包括该公司的地址、电话和网页等,名单会定期更新,完整名单可登陆证监会页面查询:https://www.sec.gov/enforce/public-alerts?aId=edit-field-article-sub-type-secart-value&field_article_sub_type_secart_value=All 证监会市场情报办公室副主任Jose M. Rodriguez表示,这份名单为投资人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,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投资判断。 投资的危险信号 1. “保证”高回报率。承诺高回报率且零风险是最危险的信号,也是欺诈者的惯用宣传手段,欺诈者很可能在他们的网站上发布虚假的历史回报数据,以显示其具有稿回报率的能力。
2. 未注册/未认证的公司。据统计,很多针对散户投资者的欺诈骗局,都是由无证公司实施的。投资者应使用上文中提到的证监会名单,对意向投资公司的信息进行核查。
3. 前期暴涨的高额回报。有的诈骗公司采用“放长线钓大鱼”的策略,在最初投资的几个月中,会给投资人一些“甜头”,返还回来的利息超高,然而这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,致使投资者放入更多资金,而后再全部“吞掉”。
4. 过度的虚假包装。欺诈者往往很容易便将自己包装成百万富翁或社交名人,仅仅使用一些照片和奖状便轻易骗到了很多投资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