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杉矶华人资讯网11月16日报道(记者Tracy)一年前,湾区多数行业百废待兴,仍处于扩招状态,但仅一年时间,硅谷却迎来了大规模裁员潮。此次裁员潮范围之广,波及多个领域,尤其是高科技行业。
马斯克接管Twitter后,宣布裁员超50%,Facebook及Instagram母公司Meta宣布裁员上万人,Lyft、Stripe、Snap、微软等公司也陆续宣布裁员,谷歌(Google)、Amazon和苹果虽未传裁员消息,但也宣布停止招聘。
图:裁员示意图(图源:网络) 硅谷科技巨头均对下季度业绩持不乐观态度,预计业绩水平仍将呈下降趋势,换而言之,此次裁员潮并不是终点。专家预测,裁员潮很大可能持续扩大,波及更多行业。
有经济学家分析,裁员潮的泡沫期一般维持在一年半或两年左右,若要回复如初,预计最快也要到2024年初。
受此次大规模裁员潮波及的不乏持H1B签证的华人,无身份员工需由雇佣公司出面为其申请才能获得H1B签证,换而言之,若持H1B签证的员工被辞退,则其所持有的H1B签证随之失效。
持有H1B签证的华人被裁后应如何做呢?记者对话了加州执业律师孟小洁。
孟小洁指出,持H1B签证的员工在被裁两个月内依然拥有合法的H1B身份,加上60天的宽限期(Grace Period),共有4个月的过渡时间。“只要在4个月内重新找到可办理H1B的雇主即可。”
她也指出,转换身份也是选择之一。孟小洁表示,在被裁4个月内无法找到可办理H1B签证雇主的人士,可选择转换身份,如配偶帮助转换身份或办理B1/B2签证等作为过渡。但她强调,在被裁4个月内找到新工作始终是最理想的选择
另外,孟小洁表示,不推荐被裁人士转换成学生签证。“转换学生身份比较慢,除非真的想重投学业,否则不建议。”
在讨论“持L1签证的人士被裁应如何做”的问题上,孟小洁表示,持L1与持H1B的人士一样,在被裁两个月内依然拥有合法身份,另外也有60天的宽限期,合共4个月。
被裁人士除了需要注意签证问题外,还可进行以下动作: · 向公司人力资源部索要裁员证明或相关文件。
· 计算年假、加班及病假等时间,再与人力资源部核实。
· 查看医保,若公司终止雇员医保,被裁人士需自行购买。
· 申请失业救济金。
· 向公司或前上司索要推荐信,为重投职场做准备。
本文记者工作邮箱:tracy@ChineseInLa.com